2006年8月9日      作者:網友提供

  音樂廳或歌劇院的設計,對節目的演出有決定性的影響,好的作品必須配合優良設計的場地,才會有十全十美的效果。建築師的職責,是保證室內的音樂,在沒有失去精確度、平衡、音質和音色的情況下,從演奏者那裡傳到聽眾的耳朵裡。演奏者和批評家都一致認為音樂建築物必須符合音響學;並且隨著生活素質的提昇,聽覺享受的要求愈來愈高,所以音樂廳的建築物,絕對須具備室內聲響(Room Acoustics)的考量。聲音的傳播在演奏者和聽眾間,循四條主要路線進行:1.直線,2.舞台反射,3.天花板的反射,4.牆壁的反射。音樂家或音樂評論家在談到不同種類的音樂廳時,經常會用到諸如此類的名詞:「殘響太大」、「親切感」、「音色豐潤」、「亂糟糟」。親切感和豐滿是音樂廳最主要的條件。

  「殘響」(Reverberation)音響學表達的數據,殘響(RT-60)是指聲音送出後在空間中,音量(音壓)自然衰減達60分貝時所花的時間。一個有殘響的音樂廳,稱為「活的音樂廳」。那種反射太少的聲音,傳到聽眾的耳朵,他們心裡的感覺會是「死的」或「枯燥的」。活的音樂廳令音色豐滿,而殘響的時間要看音樂廳的容積和有多少吸收性的物料而定,另外音樂廳的形狀,也會有影響。傳統上,有人認為每種特殊風格的音樂作品,需要有符合音響學的環境來演出。舉例而言,巴赫的「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曲」,最好在一個殘響時間為4秒的音樂廳演奏,而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則在殘響1.3秒的音樂廳演奏,可達到最好的音響效果。一般說來,除了歌劇和某些管風琴的作品之外,大部分國際上有水準的音樂廳,都適合多種音樂節目演出。

  「雲朵」想改進迴音方面的缺點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天花板增加「雲朵」或「飛碟」的設計減低聲音的反射「天篷」的設計位在舞台區的上方,功用是縮短時間延遲的空際;增加聲音的逼真感, 同時也將聲音反射至觀眾席的後面、陽台和包廂。一個有陽台的廳堂,坐在陽台下的觀眾聽覺會受到天花板反射出來的聲音影響,而舞台上方的天篷,會幫助反射的聲音傳到這個地域。

  美國麻省的檀格塢音樂棚(Tangle Wood)就是最明顯的例證。

  維也納音樂廳(Konzerthaus, Wien),此廳有別於維也維愛樂協會的音樂廳(每年電視轉播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音樂廳),完成於191310月,啟用時,演奏史特勞斯理夏勞特別作的「慶典序曲」,以大廳為中心的坐位有1808席,另有706席的莫札特廳和328席的舒伯特廳,還有戲劇專用的學院劇場,維也納音樂學院也在此棟建築物。一樓看台4200席,採用古典形式,二樓兩側包廂有106席,舞台正對面有三樓共580席,原為鞋盒樣式,但到世紀末,進場的觀眾漸增,隨著國際趨勢,長方形的樣式,逐漸增加變化,廳內增加寬度、舞台也改造成容得下像馬勒等作品所須的大編制交響樂團和合唱團的浩大場面。斯特拉溫斯基(Stranisky,I 18821971 俄國作曲家)、拉威爾(Ravel, M 18751973 法國作曲家)、巴爾托克(Barto'k, B'ela 18811975 匈牙利作曲家)等二十世紀作曲家之維也納首演,幾乎都在這裡,而此廳也常做為錄音場所。如英國迪卡、日本電台等公司,喜以此廳為錄音基地。近來時也開放給爵士樂或通俗音樂演奏用。

  德國柏林的愛樂音樂廳(Phiharmonie Concert Hall),建於19561963年,在建築形式上採夏朗(Scharoun, 18931972)獨特的幾何圖形。為了避免有明顯的階級區分,因而未設立傳統的包廂與站票席,這表示人類在群體中是平等的,此乃該廳最高宗旨。廳內共有26000立方公尺總內部音量,平均給2218位觀眾與演奏者平均每人得10立方公尺多一點是很理想的音響量。

  現在的布商大廈音樂廳(Concertgebouw)是第三代建物,在德國未統一之前,是舊東德政府,集中財力建立的東德最具代表的音樂廳,觀眾採所謂葡萄棚方式的競技場形式,坐位在1905席,參加啟用音樂會的卡拉揚,認為它的音響不輸綸柏林愛樂音樂廳。另有適合室內樂或獨唱、獨奏用的小廳,共有493席。布商大廈音樂廳正面玻璃帷幕外景布商大廈小廳

  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廳(Concertgebouw),是繼萊比錫布商大廈音樂廳、維也納音樂廳之後,建立的第三座代表歐洲鞋盒形的演奏廳,高15.2公尺,寬29公尺,有巨大空間容積,是全世界使用頻率最高的一所音樂廳,如1995年共有680場音樂會,有時一天有五場音樂會,觀眾達73萬人,維修工作,只好在深夜裡進行。據說側面與後面凸出的平台觀眾席,支撐平台的廂廓,有弧度的舞台及後牆與管風琴西側的合唱席,這些設計,使樂音產生撞球效果, 觀眾席面積在巨大容積中顯得較小且少,卻能吸收中高音域,使音樂得到均衡,殘響在空席時達2.5秒,稍嫌長,但經調整可改變,使得溫柔的音質,創出傑出的聲音空間,另外還有一小廳,能容478人,空席時,殘響為2.3秒。

  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卡塔魯尼亞音樂廳(Palau De La Mussica Catarune)完成於1908年,有2000席,被認為是卡塔魯尼亞現代主義建築的最高代表性傑作,它的裝飾採用卡塔魯尼亞羅馬樣式與伊斯蘭宮廷裝飾等古典樣式,以及組合當時在巴塞隆納風靡一時的鐵骨構造建築,這些組合出來的裝飾,真令參觀者咋舌,音樂廳在舊市區,夾在狹窄巷道之間,很難找到。看看觀眾席,頂上的天花板為彩色玻璃,描畫40位天使合唱隊伍圍成圓圈的圖案,真是集了世界一流雕刻家、陶藝家集體創作的精華。西班牙大提琴家卡沙爾斯從接受合唱團員招考,到第一次在此廳演奏,就是以此基地從事演奏活動。卡塔魯尼亞音樂廳在建築學上的結構與華麗裝飾,可說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俄國聖彼得堡蕭斯塔可維奇愛樂音樂廳(Dimitry Shostakovich Phillarmonic Hall)1839年本為貴族會館,圍繞觀眾席的大理石石柱,八台大吊燈的光輝照明的絢爛華麗大廳,從前是貴族們舞會會場,1859年,皇家音樂協會在此創設後,便開始舉行音樂會。1942年二次大戰,德軍包圍列寧格勒兩年多,蕭斯塔可維奇在此廳演奏第七號「列寧格勒」,並向全國廣播以鼓舞士氣,如此管絃樂團與音樂廳都冠上他的名字,以紀念他的偉績。因不是為音樂會所建,因此一樓與二樓都有迴廊,席位只有1318位,採鞋盒樣式,牆壁有窗,屋頂邊緣有採光窗,可以紅布縵遮隱,天花板、牆壁、椅子等為白色與紅色的窗縵、地毯成一對比,倒也簡單美觀。舞台背後的貴賓室與特別休息室,須從皇家專用樓梯才能到達,顯示出新帝時代的特權。

  瑞士的德語圈中心,就是蘇黎世,它擁有1891年建造華麗洛可可式、馬蹄形觀眾席的歌劇院 (Zurich Opera House),與1895年建造的音樂廳(Tonball Zurich),音樂廳大廳殘響為1.6秒,有1546個觀眾席,另有一650席的小廳。

  中華民國國家戲劇院及國家音樂廳通稱兩廳院,於民國七十六年十月完全建成並正式啟用,斥資七十四億臺幣,不但為當前國內最佳之表演藝術場所,且在國際間名聞遐爾,廣受讚譽。 兩廳院之行政管理機構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於1992年成立,隸屬於教育部,其主要工作為管理及經營所屬場地,並推展各項表演藝術活動,《表演藝術》雜誌月刊為該中心出版,內容涵蓋表演藝術生態之探討、國內外重要節目之介紹、各類表演藝術之欣賞導引及名家專欄等。左邊較大建築物為國家戲劇院,右邊為國家音樂廳,「大中至正」牌樓起至中正紀念堂之寬廣走道,可做大型戶外音樂會,如民國1997520日跨世紀之音「二王一后」的戶外演唱會,即在此舉行。可容下2074(包含4席輪椅座)席聽眾的國家音樂廳,觀眾席自二樓至四樓共三層,三、四樓有包廂座外,三樓並設置有貴賓席,座椅的材質規格,便座椅的吸音率,在有人坐與無人時幾乎一樣,因此不論觀眾多寡,殘響皆設計為1.7秒至2.1秒之間,使音質毫無枯澀之感、演唱者及聽眾均有餘音繞樑之感;另有一可容363席的演奏廳,音響設計的餘音約1.4秒左右,適合獨唱、獨奏會、 室內樂等,有時也舉行講座、說明會或示範演出。

  中華民國台北新舞台,象徵著台灣表演藝術的蓬勃,其背後更滿載民間企業回饋社會的熱忱與用心,台灣第一座劇院「淡水戲館」,於1909年由和信集團先人辜顯容先生買下重建,易名為「台灣新舞台」,並移址至台北城市的大稻埕區,演出大陸京劇與歌仔戲,數十載風光,堪為當時全台最重要的表演場所,然而二次大戰時,這座戲台被炸毀。年,和信集團大老們,重建新舞台於台北市松壽路上,與中國信託商業總行大樓比鄰。表演廳,建築面積1700平方公尺,為地上五層,地下五層建築,共有935席座住,前七排為應不同演出形式,可調整為延伸舞台或樂地,並有輪椅席,並提供音樂反射板、吸音板、電動吸音幕,可調殘響1.2秒至1.85秒。

  義大利米蘭史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這所劇院的名稱,是由其前身為史卡拉教會的教堂而來。1381修建,建立初期為各式各樣的表演場所(例如:話劇、抒情劇、木偶戲、雜技、魔術……),也舉辦舞會,另闢休息室玩牌,但自1788年重建後,戲院逐漸演變為世界歌劇演唱的中心。歷經大戰的滄桑,1945年由托斯卡尼尼(Toscanini, Arturo 18671957)指揮整修後的劇院,自此,成了眾多著名聲樂家獻藝的場所,並且也成了歌劇錄製業的中心。近年來由於經濟危機與內部管理不善,它的藝術水準在歌劇界日趨下降。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的傳統式設計,使社會名流擁有最佳坐位。第二層以上的包廂專門為貴族設計,而第一層原先是打算給貴族的管家,秘書與其他資深僕人專用的。史卡拉歌劇院馬蹄形(右上)及包廂(右下)的建築設計,都成了許多歌劇院的模仿對象。

  
奧地利的維也納可說是世界音樂之都,在此生活和工作過的偉大音樂家,莫札持、貝多芬、舒伯特、以及圓舞曲之王史特勞斯約翰,他們對維也納音樂之都的名稱,都有偉大的貢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The vienna State Opera Hose)是座文藝復興形式的劇院,佔地九仟平方呎從1861年開始建設,1869年落成,可說是德國歌劇的發祥基地,與義大利歌劇分庭抗體。為維也納的紳仕淑女象徵將成年的傳統新年舞會,在維也納歌劇院來說是件大事,平日的座椅及舞台拆掉,全力支援此活動。維也納國家歌劇是全世界最好的歌劇之一。它每年的演出時間有300天,而且每天的節目都不一樣。

  法國巴黎歌劇院(Opera de Paris),巴黎歌劇院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劇院之一,許多著名聲樂家和指揮家都在此演出,根據法國的傳統,芭蕾在巴黎歌劇院,也始終有極大的重要性,1989年,歌劇院遷往巴斯底(Bastilla)。十九世紀,巴黎歌劇院或稱湟加爾宮(Garnier) 的版畫。如今加涅爾成為以演出舞劇為主, 有時也會上演歌劇的表演場地。
 
  西班牙巴塞隆納里塞奧歌劇院(Liceu de Bracelona, Gran Teatre del),獲得企業家協會,政府文化部的支持,大力改善劇院工作制度,增加資金,添置設備,擴展並提昇樂團與合唱團的素質,已成音樂家們嚮往登台獻藝的舞台之一。經常演出莫札特、華格納、威爾第、普奏尼等著名歌劇。

  位於英國倫敦柯芬園(Lovent Garden)的皇家歌劇院(Royal Peera House),每年從九月到翌年七月,長期都有歌劇演出,其常駐的公司,頗以其高水準的國際團隊所演出的大成本製作為豪,所有的歌劇都以原作的語文演出,舞台上有翻譯的英文字幕。另外有位於倫敦競技場內的英國國家歌劇院(English National Opera)則提供較便宜的門票,所有的歌劇,都以英文演唱,製作較為時麾而現代。法國作曲家白遼士(Berlioz Hector 18031869)的史詩歌劇「特洛伊人(Les Troyens; The Trojans)」極為豪華的製作,於倫敦皇家歌劇院的演出。倫敦英國國家歌劇院(English National Opera)演出歌劇「卡門」時,「哈巴內拉舞曲」一景。 

  位於美國紐約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的大都會歌劇(Metropolitan Center),簡稱MET 1966年遷於此,並重新開幕,繼續帶領著美國的歌劇界。每一位重要的歌劇明星,都曾在此演唱過,大都會歌劇採傳統保守的原味風格,1990年代,引進一套新創的系統,在坐位背後的螢幕上提供英文的翻譯。自1976年,該劇院的音樂總監`些皆由李汶(James Levine)擔任。1983年慶祝建院一百週年, 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聲樂盛宴,已由發行影碟,可在市面上購得。

  澳洲雪黎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坐落於雪梨港灣內,突出水岸之中,相當顯眼,已成為現代建築中最知名的標地之一,三組連鎖式薄殼結構,構成主要建築群體,內有歌劇院1500席,音樂廳2700席,,和劇院550席,並擁有400個座位的電影院,200席的獨奏室,一間 預演室,錄音室。





回上一頁       回音響技術       加入最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