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鴻鈞 圖•郭振榮
無論是1983年推出的8000系列,或是2010年前推出的8200系列,抑或是2016年年初推出的8300系列,英國廠牌Audiolab一直以超值的聲音表現聞名於音響圈,為玩家打造一條通往Hi-End的捷徑,也正因為如此,Audiolab器材高C/P值的形象一直深植人心,讓Audiolab幾乎可以說是超值器材的同義詞。我目前現役的CD播放機,即是約莫六年前購入的8200CD,雖然其USB輸入端子對於音訊取樣率的支援度在今天看來已經落伍,但是其兼具舒適溫厚的音色以及情報豐富的細節呈現,與同價位器材相比,難有對手與之匹敵,我使用至今,依舊不忍割捨。 8300XP與8300CD以及8300A同寬,不過跟8200系列中的雙聲道後級8200P相比,高出超過一倍,頗有泰山壓頂之勢。8300XP雖然外型方正,面板上只有一個電源按鍵,看起來爽朗俐落,而且這枚電源按鍵幾乎與面板齊平,沒有突出,也沒有凹陷,從這個細節,可以明顯感受到這台後級精細的做工。這台後級箱體以鋁合金箱體打造,輕輕敲打表面經過磨砂處理的鋁合金板,並沒有過多的殘響,顯示其有一定的抑振能力。這樣簡單的外觀設計,彷彿暗示原廠將成本皆運用在攸關音質的電路之上,讓我想忍不住掀開8300XP的「蓋頭」,一窺內部的真面目。
採取平衡式設計的8300XP,具備一組RCA非平衡式輸入端子與XLR平衡式輸入端子,在輸入級電路上,可以發現平衡式輸入與非平衡式輸入電路之間,以繼電器隔開,可以避免訊號竄流到不必要的電路而造成流失,若用家需要在平衡式輸入與非平衡式輸入之間切換,需透過背板上的按鈕切換。 支援Biwiring、橋接,極具升級潛力 在喇叭輸出端子方面,8300XP比8300A綜擴以及8300MB具備更多彈性,每個聲道接搭載兩組喇叭輸出端子,除了可以依照一般方式與喇叭連接外,也可以透過Biwiring的方式連接,在8300XP單機運作的狀況下,每聲道在8歐姆承阻連續輸出功率可達140瓦。若日後用家想要升級,也可以再多加一台8300XP,並將其設定成橋接模式,如此一來,8300XP就可以當作單聲道後級運作,每聲道在8歐姆承阻下,輸出功率可達480瓦,大幅超越8300MB的功率。在8300XP上,又展現出多功、超值、進可攻、退可守的特色。
雖然這次評測的主角為8300XP後級,但是因為我自己在家裡使用的CD播放機就是8200CD,因此忍不住把它帶來公司與8300CD PK一番。透過8300XP後級與Dynaudio Contour 60的搭配,我可以明顯感受到8300CD在音場的開闊感以及形體的清晰度上,遠勝8200CD一大截,而且清晰的音質,更賦予音場後方聲音明確的形象。因此,若讀者也擁有8200CD,又在猶豫該不該換成8300CD,我可以在此跟大家拍胸脯保證,換了準沒錯!
溫暖而澄澈的舒適美聲 播放《迷情巴黎——向芭芭拉致敬》(Erato 01902 9575191 55)中第一片一開頭由Alexandre Tharaud鋼琴演奏的〈Pierre〉。我發現,這套Audiolab系統推動起Dynaudio Contour 60,絲毫沒有掩飾這張專輯錄音形體碩大、表現直接的特色。開頭的幾個低音和弦,深沉有力,彷彿力貫地心,其間琴弦振動營造的聲響變化,直接明示琴弦的長度與鋼琴的大小,讓我彷彿看見錄音中所使用的Yamaha平台鋼琴,明明確確地安置在喇叭後方,然而,隨後突然出現的幾聲高音,雖然依舊有著寬厚的形體,但是不同於低音的沈鬱,反而多了幾分璀璨的光彩,彷彿大顆碎鑽般點綴在空中。
再播放同張專輯的第十一軌,由四聲部合唱團和一把獨奏高音直笛與管弦樂團共同演繹的 BWV 103/1,因為這套系統音場開闊的特質,我可以明顯聽見合唱團每個聲部的定位,以及合唱團、管弦樂團以及獨奏直笛之間的空間層次,各個聲部櫛比鄰次,有條不紊,呈現出這首賦格樂曲如同綾羅綢緞般複雜而華麗的經緯層次。值得注意的是,樂曲中的高音直笛以及中段的男低音獨唱,都呈現出清晰、明確的音樂形象,而且前者如同天使般在天空翱翔,後者如同基石般穩如泰山,各有不同的質感,音色呈現相當豐富。
播放《Buena Vista Social Club》(World Circuit WCD 050)中的〈Chan Chan〉。在這套系統呈現的寬闊音場中,各種打擊樂器的衝擊力特別吸引我注意,不論是聽起來堅硬的硬質樂器,或是質地較有彈性的鼓聲,每個打擊聲響個個拳拳道肉,出手強勁,為樂曲增添鮮明的節奏感。而不論是打擊樂器,或是具有鋼弦質感的吉他聲,還有那充滿歲月色澤的小號吹奏聲,在Audiolab 8300的詮釋下,各個有如同類比系統呈現的寬厚質感與形體,卻又不會讓淪於蓬鬆、模糊,在舒適度與清晰度之間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相當適合這首樂曲熱情、閒適的氣氛。
最後,我播放蕭提指揮羅馬歌劇院管弦樂團與合唱團演奏維爾第歌劇《阿伊達》(Decca 417 416-2)中第二幕第二景開場中,埃及國文與文武百官隨扈列隊進入提比斯城門的場景。在一開始從後方傳來的銅管樂器齊奏聲中,其華美的尾韻讓人感受到錄音空間的寬敞、遼闊,而隨後管弦樂團緊湊的演奏聲加入其中,透過系統的詮釋,節奏緊湊,而且音量迅速攀升,可見這台擴大機對於Dynaudio Contour 60有著極高的控制力,動態範圍也相當寬廣,充分展現出這個版本熱情、開朗的演奏的風格。
正好,公司的Linear Acoustic LAV 60II,具有前級bypass功能,正好可以做為後級,與8300XP必較一番。同樣以《阿依達》中第二幕的進行曲樂隊進行A/B比較,我可以立刻感受到8300XP的特點:音場寬度與深度比Linear Acoustic LAV 60II來得更為廣闊、深邃,而音樂的出手力道方面,8300XP更為強勁、迅速,描繪出的音樂形體也更為寬厚,重繪大編制樂曲可以說更為輕而易舉。相較之下,Linear Acoustic LAV 60II少了一些直接的渲染力,在出手力度上面顯得較為溫和,而聲音的質感有多了一分柔軟的特質。這樣說,並非表示8300XP的質地堅硬,只是在經過比較之後,可以明顯感到Linear Acoustic LAV 60II對於聲音尾韻與殘響的描繪上面更為鮮明,加上出力略為矜持,如此一來讓音樂聽起來更帶有一絲嫵媚的氣息。 通常數位音量調控是藉由減少數位音訊的字元深度,來達到降低音量的目的,因此數位音量控制在低音量時,常常給人薄弱、細節變少的印象,至於8300CD中的數位音量調控,是否也會予人這樣的感覺?我將8300CD接上Linear Acoustic LAV 60II綜擴,先將後者設定成bypass模式,由前者負責音量調控,然後再將8300CD的音量設成0dB,並將Linear Acoustic LAV 60II設定成綜擴模式,由後者負責操控音量。兩相比較,我發現8300CD大約在-25dB以上的音量下,聲音基本上都能維持在一定的厚度,然而,若將8300CD音量調整到-30dB以下,音樂雖然不至於到無法聆聽的地步,但是跟低音量Linear Acoustic LAV 60II相比,聲音還是顯得略薄、略為模糊一些。因此,針對習慣以小音量聆聽音樂的用家而言,我建議不妨以8300A綜擴與8300CD直接搭配,或著是加點預算,在8300CD與8300XP之間加一台8300A,並由它擔任前級的工作。 五育均衡的超值器材 幾天試聽下來,我發現8300XP繼承了英國廠牌那種如同muffin蛋糕般鬆軟的質感,然而音樂的輪廓,還有金屬樂器耀眼的亮度,卻一樣也沒有少,更重要的是,那富含肉感的強大推力,以及寬闊的音場表現,更將Dynaudio Contour 60推出與其形體相符的氣勢。單機推動以如此恢宏,若是橋接模式下以雙機推動,那豈不是更不得了?可惜代理商只送來一台8300XP,目前是沒有辦法親身感受橋接模式下的聽感。我想,如此「偉大神聖」的任務,就交給各位讀者完成,親自去音響店體驗8300XP的魅力!
|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點此放大>>> GO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點此放大>>>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