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分期
    
    公 司 位 置
接近地標:
 本公司離下面地標距離:
 承德路 橡木桶:約 200公尺
 孔子廟:約 100公尺
 圓山捷運站:約 270公尺
 花博圓山館:約 350公尺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音響器材維修保養,安裝服務!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 免 卡 分 期 ■■■ 連結詳細資訊…
點此放大>>> GO

  本網站最佳解析度
請以 1280x720 以上之畫素開啟本網站,可得到最佳畫質。

最佳瀏覽器:GoogleChrome
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閱讀 1211次

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郭振榮、Merging原廠

 

2016 年初,我入手瑞士 Merging+NADAC,等到 2021 年三月,我有機會到竹北新憩地試聽 Merging+Player,它和 +NADAC 差別在哪裡?多了 RoonCore 內建,讓 +Player 可以連上 Tidal 或其他網路音樂串流服務,而同台演出的新搭檔,還有專用 +Power,也是我想試聽已久的升級搭配。

參加產品發表會就訂了一部

話說 2015 年 12 月,和申達正式代理 Merging,並邀請原廠首席工程師 Dominique Brulhart 親自來台舉辦產品發表會,當時我才知道,原來在專業市場紅透半邊天的 Merging Technology,開始跨足 Hi End 家用市場,那場產品發表會我聽得津津有味,因為 Dominique 是技術人,講得專業,但條理分明,講解清晰,讓我學到不少東西,而到了試聽器材的時候,我聽第一首曲子還沒有被迷倒,但是第二首阿爾班尼士的「傳說」,自然、清晰又飽滿的古典吉他聲線,馬上征服了我,當場訂了一部,於是在 2016 年開始成為 Merging 用家。

 


在前往新憩地試聽 +Player 的時候,我以為我才買 +NADAC 兩、三年,沒想到回頭查以前的報導,才知道已經用了 +NADAC 五年了,可是我根本不覺得用了這麼久,用它來聽音樂時依然有新鮮感,規格上依然很夠用,PCM 可達 384 kHz,DSD 最高到 DSD 256,對應時下流行的數位音樂串流服務,完全沒問題。況且,我的工作內容就是試聽器材寫評論,五年來聽了不少 DAC,Merging 依然是我的心頭好,可見其聲音不只好聽,而且耐聽。

迎接數位串流訂閱服務的興起

經過這五年的發展,音樂市場也起了相當大的變化,數位音樂強壓實體 CD 的趨勢沒變,但是數位音樂市場起了很大的變化。2016 年時,是以高解析母帶檔案下載為主,數位串流訂閱服務,因為受限於頻寬與播放裝置,雖已萌芽,但尚未普及,也未能追上高解析母帶規格。

可是五年過去了,主客已經易位,網購下載音樂檔案明顯萎縮,而數位串流音樂服務,從原本 Spotify 獨撐大樑,到 Apple 加入戰局,發燒友則鍾愛音質更佳的 Tidal,而搭配 RoonCore 則可以整合所有線上與線下的音樂資料庫,所以 +Player 應運而生,直接內建 RoonCore。

 


衝著 Merging 的名號就放心下單

我必須承認,五年前在產品發表會上直接訂購 +NADAC,不光是聽到真實又自然的音樂表現能力產生衝動,還有衝著 Merging 的鼎鼎大名。為什麼?早在 Sony 與 Philips 制定 DSD 規格時,並沒有同步設想到錄音市場的編輯需求,可是 DSD 檔案根本沒有編輯的工具,連音量都不能調整,怎麼做混音後製?

所以 Sony 找上 EMM Labs,推出 Sonoma Work Station,而 Philips 則委託 Merging,推出 Pyramix Virtural Studio,制定了 DXD,它是 24 bit / 384 kHz 的音樂檔案格式,從這個規格可以看得出是 PCM 的格式,所以錄音室現有的 PCM 編輯工具,通通派得上用場,做好混音與母帶後製之後,再用 Pyramix Virtural Studio 轉為 DSD 格式發行。所以,我當下立刻訂了一部 +NADAC,就是為了「原汁原味」的錄音室之聲。

在 Pyarmix Virtural Studio 之後,Merging 還推出了 Horus 與 HAPI ADC/DAC,兩者都是為專業錄音室設計,而 Horus 的 DAC 部分,就變成了家用版本的 DAC,推出 +NADAC,而加上了 RoonCore 的新版本,就是我來新憩地試聽的 +Player。

 


更適合音樂播放的 Ravenna 傳輸協定

Merging 與眾不同之處,是在既有 S/PDIF 數位介面之外,多了 Ravenna(AES67)數位介面,這是專屬 Audio-over-IP 的數位傳輸協定,比常見的 USB 介面要好得多。Ravenna 的好處在哪裡?第一是傳輸頻寬,高達 1 Gb/s,而 USB 2.0 只能到480 Mb/s;第二是傳輸距離,因為採用網路線,100 公尺以上也不會衰減,而 USB 大概 5 公尺以上就開始衰減;再來是 Ravenna 具有精確時間協定,可以校正時間,可是 USB 並沒有,對數位音樂而言,時間校正代表降低時基誤差,顯然 Ravenna 是專門為數位音樂而生的數位介面。

 


+Player 一樣內建 Ravenna 介面,可是在內部直接連接 RoonCore,這讓 +Player 變成 Roon Endpoint,線上線下的音樂資料庫整合,由 Roon 擔綱,而 Ravenna 直接連接內建的 RoonCore。有趣了,Roon 有一項核心技術,稱為 RAAT(Roon Advanced Audio Transport),處理數位音樂讀取緩衝區,而且是 TCP 的傳輸協定,對應內建的 Ravenna 數位介面,兩者之間如何協調?又如何優化內建的 Linux Roon OS?我想說,這就是 +Player 自家的秘密了。

 


不簡單的 RoonCore 升級

也因為如此,雖然 +NADAC 與 +Player 的差別,只有多了那一塊 RoonCore 的線路板,可是如果想要升級,無法在台灣處理,必須把機器寄回瑞士原廠升級,代理商說,看起來好像是加裝 RoonCore 模組,可是 Merging 說裝好之後必須重新檢驗測試,牽涉專業的儀器測量,台灣代理商沒辦法處理,所以必須寄回瑞士原廠。

這一來一往,不光是台灣 / 瑞士兩段運費,還要加上 +Player 升級的材料與工錢,再加上回程補關稅,代理商說,升級的費用本來就不便宜,而且疫情期間航空運費三級跳,更是不划算,很多買了 +NADAC 的人詢問過升級費用,但是算盤打一打,乾脆再買一部。嗯,好像是說給我聽的,我一看到 +Player 就在打升級的如意算盤,這下可不用想了。

 


至於 +Player 的 DAC 部分,依然是 ES9008S,與 +NADAC 相同,獨立的耳機擴大機與隔絕的電源供應,兩者也相同,差別就是多了 RoonCore,可是這個升級內中學問絕對不簡單,否則 Merging 讓台灣代理商加一塊板子不就得了,何必要把機器寄回瑞士?還有,我本來動心起念想搞一部 RoonCore 外搭 +NADAC,但是比較起內建的 +Player,光是訊號路徑就要多出一大截,大概沒得比了。所以挑選 +Player 與 +NADAC 之前要想好,+NADAC 像是可以連網的 DAC,而如果您需要加上數位音樂串流服務,那麼 +Player 才能滿足您所有的需求,用Roon 搞定數位串流大小事。

專用 +Power 外接電源

再來要看專用的 +Power 外接電源了!機器大小與 +Player 一樣大,就是共用機箱的概念,搭配在一起使用也方便。+Power 採用 Hybrid 電源供應設計,就是混用交換式電源與傳統環形變壓器供電。

其中,標示 +13V 的部分是交換式電源,採大電流設計,最高可達 7.5 安培,供應 DSP 與 FPGA 相關數位線路電力,而標示 +16V/-16V/+6V 則是傳統變壓器,提供 1 安培持續電流,提供類比線路供電,使用 2 階低通濾波,取其優秀暫態反應,搭配 LDO 低損耗整流器,機板採用軍規等級的 FR-4 PCB 板。

 


 


混搭三種電容不簡單

以上所說 +Power 相關技術,都是用錢買得到的東西,工程師按照供電所需,找到規格合用的優質產零件即可,可是 +Power 還有一樣用錢買不到的技術,就是 Merging Capacitor Array(MCA),混用了聚合物電容(Polymer)、鋁質電容(Alumium)與聚丙烯電解電容(Polypropylene),而且這些電容都是航太或軍規等級。

重點不在電容多貴,而是如何挑選出合適的電容,那可都是要靠工程師一個一個試聽比較,才能找出最適合的電容,更何況 MCA 用的不是一種電容,而是混搭了三種電容,我真的佩服了,大部分的人都會找單一電容,依據所需要的電容量決定數量即可,虧 Merging 想得到用多種不同電容混搭的方式,來達到音色調和之道,只不過這當中花了多少時間才找出 Merging 心目中的最佳配方?要把器材做好,不簡單啊!

 


 


對音樂認知的經驗才是寶

還有,就算知道可以混合不同電容,達到好聲的目標,可是最困難的地方,其實是工程師對聲音的認知,這才是 Merging 真正的 Know-How 所在,他們在專業錄音室領域經營數十年,不僅是諸多國際級錄音大師的共同選擇,而且是美國葛萊美獎的常勝軍,代表他們對聲音的認知,並不是閉門造車,憑空想像,而是密切和錄音與音樂產業合作,從豐富的錄音工程經驗,累積出對音色的認知,投射到機器的設計上,才能做出公認的好聲。

很多發燒友或 DIY 者,以為依樣畫葫蘆即可,殊不知對音樂本質的認識,才是設計出好機器的關鍵,而 Merging 在音樂產業多年累積的經驗,才是器材真正好聲的關鍵。

 


8 聲道合併為 2 聲道讓動態範圍更好

關於 +Player 與 +Power 的設計約略表過,該來好好聽音樂了。新憩地張先生問我,打算怎麼聽,我說 CD 派不上用場,就連上新憩地的音樂資料庫找音樂吧?張先生請我在手機上安裝 Roon Remote,然後設定新憩地的無線網路,很快的 Roon Remote 就找到 +Player,進入音樂選擇畫面了。

慢著,還不急著聽音樂,張先生先檢查了一下設定,他說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確定讓八聲道轉兩聲道,從機器面板的旋鈕操作按壓,就可以進入選單設定,確定是兩聲道輸出。+Player 與 +NADAC 相同,都有 2 聲道與 8 聲道版本,可是和申達引進的都是 8 聲道版本,代理商說兩者的價差不大,而未來音樂格式不知道會有什麼演變,萬一從 2 聲道想轉換 8 聲道,只能更換機器,所以乾脆只引進 8 聲道版本,而且把 8 聲道合併為 2 聲道時,音樂動態範圍還會提升,所以聲音更好。我買 +NADAC 時也問過同樣的問題,所以挑選的也是 8 聲道版本。

搭配 Progression 前後級

從 Roon App 上進入 Tidal 的音樂播放畫面,我開始搜尋想聽的音樂,不過這時候店裡還有客人,悠閒地享受下午茶時間,要控制一下音量,不過我笑著跟張老闆說,除了擴大機不一樣之外,我幾乎像是在自家聽音響啊!新憩地擺的是 Wilson Audio Alexia 2 喇叭,我在公司用的也是 Alexia 2,我的 DAC 是 +NADAC,而這裡聽的是加上 RoonCore 的 +Player,差別只有 Dan D'Agostino Progression 前級與 Progression 立體聲後級,而我在編輯部現役的擴大機是 EAR 868/509 II 真空管前後級。

 


新憩地的事前調音功夫做得到家,我之前來此聽過音響器材,也辦過音樂講座,可是這次 Alexia 2 擺放的位置,似乎向前拉了一些,喇叭的左右距離也稍微開了一些,並加上適當的 Toe-in 角度,音像更顯凝聚。我播放第一首曲子,聽 John Mayer「Where the Light Is」現場演唱會,選他的成名曲之一「Gravity」,開頭就是精彩的電吉他 Solo,周圍還有熱情聽眾的歡呼聲,整套系統呈現出現場演唱會錄音的鮮活感,即便我開的聲音不大,音樂的細節依然豐富。

音量不大也有豐富細節

John Mayer 可說是目前風頭最健的吉他英雄,電吉他 Solo 出神入化,尤其是現場錄音時,變化更大,「Gravity」的錄音室唱片版,電吉他精彩程度不及現場的十分之一。用 +Player 連接 Tidal 聽現場版「Gravity」,雖然只是 Hi-Fi 音質,可是細節還是相當豐富,開場的電吉他 Solo 幾乎沒有撥弦,而是讓左手直接在琴頸上滑著音,當右手開始撥弦時,手指的動作反應在吉他的音色變化上,即便音量不大,這些音樂細節依然清清楚楚,變化豐富。

等到爵士鼓與電貝斯加入時,D'Agostino 前後級的中低頻權威感湧現,不光低頻量感好,反應的速度超快,大鼓踩踏的力道渾圓飽漲,可能是現場 PA 加了些料,可是卻讓人聽的情緒高漲,彷彿回到了音樂會現場。

+Power 升級很有感

 

聽電吉他很 High,換上木吉他如何?搜尋了Tommy Emmanuel,他可是兩次葛萊美獎提名,外加兩度 ARIA 澳洲唱片協會音樂獎得主,聽他彈「Deep River Blues」,一把鋼弦吉他撐起旋律與節奏,我看了一下手機,Roon Remote 顯示是 Master 音樂檔案,吉他的彈奏張力強勁,指尖在琴弦上的變化清晰,左手大拇指獨立走著 Walking Bass,而其他手指則把旋律與諸多過門變化彈得精彩,或勾或撥,時而敲打吉他,模仿打擊樂器,這一把木吉他彈奏聽起來像是兩、三把吉他一起彈奏,正是 Tommy Emmanuel 厲害之處。

這時我才感受到 +Player 加上 +Power 的威力了,本以為應該聲音表現與我的 +NADAC 差不多,只是多了 Roon 功能,可是我發現整個中頻段的厚度與密度,都比我單獨用 +NADAC 更好,而且整個音場的通透度更為清晰。原因在哪裡?我推測是 +Power 帶來的好處比較多,此外,+Player 因為內建 RoonCore,音樂訊號直入 DAC,更少受到數位介面的干擾,所以聲音更為直接通透。

有疑問就該提問,我轉頭問新憩地張先生,加上 +Power 之後是不是效果提升很多,張先生說是,而且差別很大,此外,張先生還跟我說,Roon 還有許多可以優化設定的調整,變化也很大,所以玩起 +Player 的樂趣很多,不僅是外接專用 +Power 而已,與 Roon 協同工作還可以玩出許多聲音的變化。

糟糕,又打中了我的要害,五年過去了,聽 +NADAC 一直聽得很開心,可是現在多了 +Power 可以加裝,而且,這 +Power 升級不需要送回原廠,台灣代理商可以處理,只需要把原本 +Player 或 +NADAC 的電源輸入部分換掉,變成可以連接 +Power 的電源輸入端子即可,這下可好,想升級了。

中低頻的權威感很棒

 

一邊聽音樂,午後小憩的客人逐漸散去,只剩下一桌客人了,打過招呼,可以開大音量了,聽 Dave Brubeck 的經典「Take Five」,招牌的五拍子節奏,由爵士鼓熱情登場,Progression 前後級的中低頻控制力真好,讓 Alexia 2 展現輕鬆且有衝擊力的爵士鼓,大鼓踩踏的顆粒結實,還有向下沈的勁道,對比鐃鈸敲擊著清脆悅動的節奏,鋼琴則持續著不斷反覆的五拍子和弦,即便是 1959 年的老錄音,現在聽來依舊活力十足。

我已經搞不清楚是來聽 +Player 與 +Power,還是聽 Progression 搭配 Alexia 2,雖然只有擴大機不同,再加上用 Roon 聽線上音樂串流,可是整個音樂的鮮活感與真實感,還有中低頻段直接又快速的衝擊力,比我只用 +NADAC 聽得更為爽快啊!

呈現相當自然的音樂情感

 

換個口味,來聽古典音樂,聽考夫曼(Jonas Kaufmann)唱的「舒伯特:冬之旅」,聽最後一首「搖琴人」,鋼琴淡淡地鋪陳,襯托考夫曼富有感情的嗓音,他的歌聲不是特別厚實的男高音,但是唱起舒伯特帶著些許憂鬱的感傷,很是對味,+Player 搭上 +Power,中頻段的厚度著實比我聽習慣的 +NADAC 更好,讓我對 +Power 更感興趣了。

人聲聽過,換上室內樂,聽皮耶絲、杜梅與王健合作的「莫札特鋼琴三重奏」,聽 K.502 愉快的第一樂章,+Player 與 +Power 搭在一起,音樂的表情變化真是豐富,鋼琴三重奏的樂器凝聚鮮活,位置清晰,大提琴略靠右邊,鋼琴居中,小提琴則稍靠左側,兩件弦樂器包圍著鋼琴,+Player 與 +Power 呈現出具體且惟妙惟肖的音場形塑,而 Progression 前後級則讓 Alexia 2 重現接近現場的音像尺寸,皮耶絲的鋼琴音色觸鍵輕巧靈活,王健的大提琴綿密細膩,杜梅的小提琴則是鮮活明亮,三者交織出莫札特愉悅的音樂表情,音符的此起彼落的躍動,相當活生,讓聽音樂的心情更為輕鬆愜意。

 

這種自然呈現錄音面貌的能力,其實本來就是 Merging 的強項,不然我也不會一部 +NADAC 守了五年還不想變節,而來新憩地聽 +Player 與 +Power,中頻段的密度與音樂自然揮灑的樣貌,比我聽慣了的 +NADAC 更好,我問張先生,這是 +Power 的功勞嗎?張先生說,當然不光是 +Power,在我來聽之前,已經換上全套 Transparent 線材了,同樣加分不少。好吧,音響是不能只看單一器材的,整體搭配全都有關係。

聽布拉姆斯的浪漫唯美

聽了好一段時間,該來首曲子結尾了,我搜尋了「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跳出葛瑞茉(Helene Grimaud)的版本,指揮是尼爾森,樂團則是維也納愛樂,聽第三樂章的慢板是很浪漫的結尾,而且 Tidal 上的音樂檔案是 Master 格式,配上 +Player,可能比 CD 還要好。慢板樂章從低音大提琴撥奏開始,大提琴聲部美得就像是一首大提琴協奏曲,+Player 與 +Power 撐開寬闊的音場,低音大提琴的撥奏顆粒清晰又厚實,襯托著弦樂群浪漫的旋律,準備迎接鋼琴獨奏。

 

聽著浪漫的弦樂群,我不禁閉上眼睛享受著音樂,大提琴收尾的音符剛落下,鋼琴接著開始獨白,這段音樂也出現在布拉姆斯的藝術歌曲當中,是 Op. 105-2 的「我的睡意漸淺」(immer leiser wird mein schlummer),講的是無法得償宿願的愛情,帶著點失落的感覺,鋼琴浪漫柔美的旋律唱罷,隨後進入激昂的樂段,展現出布拉姆斯炙熱又內斂的音樂張力,即便是慢板,依然能掀起滔天巨浪,而 Progression 讓 Alexia 2 推出層次分明的聲部交織,鋼琴奮力用繁複的音符撐開音樂張力之後,無力落下,弦樂群輕盈地接續著,音場後方浮現木管的身影,這時候的新憩地,就像是小型的音樂廳,而我一人獨享著布拉姆斯的浪漫情懷。

依然是心目中的首選

聽夠了嗎?當然不夠,可是要告一段落了。身為 +NADAC 的用家,我已經用行動支持 Merging 了,這 +Player 的音質音色走向,與 +NADAC 一樣,能呈現錄音當中自然鮮活的面貌,而且我要特別強調自然的音色,就是不多加脂粉的自然,而且很舒服耐聽,這就是 Merging 器材的特色。可是來新憩地試聽,多了 +Power,竟然比我預期要好很多,真讓人心猿意馬起來。我知道,還有少數更高價的 DAC,音樂表現能力還勝過 +Player 或 +NADAC,但是在我負擔得起的預算之內,這兩部數位訊源依然是我心目中的首選。

如果您對 Merging 的器材感興趣,這 +Player 與 +NADAC 該怎麼選?其實不難,假如您已經習慣使用 Tidal 或時下流行的數位音樂串流訂閱服務,那麼就選 +Player,但如果您比較偏向用傳統 CD 轉盤或電腦搭配,那 +NADAC 也合用,至於 +Power 要不要加購,即便我第一次聽到 +Power,就已經開始心動了,您就知道效果有多好,假如想一次到位,那就配套 +Player 與 +Power 一起用吧!

 


器材規格

Merging+Player
型式:RoonCore + DAC(附帶獨立耳機擴大機)
支援取樣率:44.1kHz~384kHz PCM,DSD 64、DSD 128、DSD 256
Bit Rate: 1 Gb/s
數位輸入:USB、AES/EBU、Coax、RJ45網路線
類比輸出:6.3mm耳擴、XLR、RCA
最大輸出電平:XLR 18 dBu(6.1 Vrms)、RCA 14.4 dBu(4 Vrms)、耳機輸出 14.4 dBu
動態範圍:XLR 130 dB、RCA123 dB、耳機輸出 123 dB
尺寸:435 × 435 × 95 mm(W×H×D)
重量:11 kg
進口總代理:和申達
電話:02-2776-0905
網址:http://www.audiosummit.com.tw/